为什么台球高手趴下去之后不需要再大幅度调整?


今天来说说加速练习这个视频的前世今生。

我师父15岁开始接触台球,32岁才知道应该要锻炼自己的动作。在这17年之间,他不曾做过这种练习。这个动作是他练习发力的时候,每一次趴下去瞄准之后,就做不好动作。于是他想尽办法想要让自己能够用自己练习的动作,打一颗球看看到底效果怎样?后来想到一个办法:那就不要瞄准呗!所以,他准备好动作,也不运杆,趴下去就一股脑把动作顺序给做完了。

嘿嘿!挺有意思的。

他发觉打完之后,有一种前所未有的爽快感觉。然后,他又趴下去瞄准,结果又不会了。于是他又不瞄准,直接打。

行了!反复了几次。真是火啊!

所以,他就把球都放在桌面上。完全不运杆,唏哩呼噜地打了一通。

嘿嘿!果然爽快!球杆打到母球,好像拿着弹簧在打球一样。

从此以后,每一次瞄准的时候,动作做不好。他就依样画葫芦,完全不动脑子。就这样,乒乒乓乓打它一通。

神了!偶尔居然能够完成动作哩!

他当时并不知道,应该先有动作能力,才有瞄准的意义。只是因为感觉到这样可以帮助自己,实现自己改善动作的目的。随着时间的推进,他发觉自己越来越准了。而且就算没有运杆,九球一样轻轻松松就能够清台。

他是在这个时候才明白,打台球的瞄准,应该是在自己趴下去之前开始的,而不是趴下去之后才在那里调得死去活来的。每一次他感觉到自己哪里没有做好的时候,就用这个练习把细节完善。

我这个视频是因为我的“小臂”的加速能力不够,因此我师父教我用这种方式锻炼小臂的加速能力的。所以,在视频当中,我的手腕是完全没有翻转的动作存在的。其实,到了最后,我师父拥有极为强大的打击控制能力,脱离不了这些看似毫无意义的练习方式。

他曾经做过一个结论:幸运!

如果当时他不是不小心,用了这些方式,他的动作可能永远也没有做好的一天。对于很久没有练球的人来说,可以模仿视频里面的练习方式,乒乒乓乓地戳它一阵,再开始练习球形。非常有效,比什么方法都有效。

因为:有了动作能力,才有打击能力!

这种练习对于初学者更好了。

你想啊!

初学者用什么方法可以判断自己应该站在哪里?

应该怎么瞄准?

还有比这更有效的方式吗?

后来,他在编写台球原理的时候,曾经仔细地分析了这个动作,得到一个结论:如果,打击者在趴下去的时候,越接近实际需要的条件。那么,打击的动作和精确度就会非常容易提高。

我们再仔细观察,所有的台球高手,都具备这样的能力。

也许,就是因为他们趴下去之后,没有东调调西调调的动作存在。所以,模仿的人才会以为打台球是先摆好姿势,再进行瞄准的。

这个误会真的是大了!

他们没有动来动去,纯粹只是因为他们趴下去的时候,判断能力太好的关系。如果趴坏了,不是还得站起来,重新趴下去!

说到这里,就不妨说的更多一些了。

有一个问题:他们为什么要站起来重新趴下去?为什么不调整过去?为什么要站起来?

是因为动作做不完善!

如果用调整的,准备的动作,难免和实际打击的动作出入大了些。入位不对,怎么调整都会导致整个身体不协调,准备的动作完成不了。

所以,重新站起来准备有两个因素:

1.让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前一次的方式分开来。

2.让自己能够以新的动作进程进行瞄准准备。

这个练习,有多么重要,可想而知了!


0

    评论



    0.167857s